比如说人人都说藿香正气液可以治中暑,为什么我中暑了,用了更难受呢?不要光听别人说,即使那个人是大咖或者大师,又或者是砖家,要学会分辨,怎么分辨?万变不离其宗,咱们就看药物组成

组成: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广藿香,紫苏叶

以藿香命名,说明要申藿香之义,藿香有什么作用呢?它味辛香,性温。辛可散,温可通,芳香可以化浊,身体为什么会有“浊气”?比如果毛孔闭塞,气机不能正常进出,

发热、呕食物腐败气味,这就是浊气,食物不消化,放屁或者腹泻很臭,这也是浊气,所以用藿香的辛香温通,化解身体里的浊气,恢复正气,命名为正气液(水、芄等)

再加紫苏、白芷发汗解表,苍术、厚朴、大腹皮化湿除满解里,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不就是二陈汤吗?燥湿化燥,行气降逆,加强和中运化。

整个方子的药物多为温、化痰化湿,兼辛散,结合起来,就是散表寒,温中化浊。所以表寒+里湿才是藿香正气液的适应症

比如夏天,原本就是舌苔水滑的朋友,进了空调房吹风,结果头晕、想呕、拉肚子,空调房不就是外寒吗?舌苔水滑就是内在水湿,这不就是表寒+内湿吗?用它

比如即使舌苔不水滑,但开了冰箱就啃半只西瓜,然后再去空调房睡个午觉,结果一觉醒来,结果就头晕,想吐,啃冰西瓜是内湿,空调房是外寒,不也是表寒+里湿吗?用它

还比如,从北方干燥的地方到南方湿热的地方呕吐腹泻,说是水土不服,

其实不过是舟车劳顿,伤了风,吃惯了北方的味重,遇上南方的清淡不合口味,吃得又少,伤了脾胃,脾虚生湿,加上天气的湿,结果外风内湿,自然就上吐下泻了。

而湿疹、瘙痒,脚气,长痱子,如果是寒湿为主,怎么知道是不是寒湿?头身困重,遇冷加重、胸闷呕恶,大便稀溏,疹、痱色淡,成块,舌苔淡白水滑等,自然也可以用藿香正气液,放一支进温水中,或洗或泡或抹都可以。

而很多人以为夏天突然头晕就是“中暑”,其实中暑分阳暑与阴暑。简单的分,在太阳下(阳)晒久了的头晕,大汗淋漓,头晕想呕,是阳伤了阴,

比如常年在工地高温环境下工作,啪了一下晕倒了,中暑了,应该把他搬到阴凉的大树下,喝点绿豆水(不要冰镇的)、清凉茶、生脉饮等,这就是阳暑

在房间里(阴)呆久了,再美美地喝上冰奶茶、水果茶等,头晕想呕,表寒+里湿,啪的一下又头晕了,中暑了,应该把他搬到通风温暖的阳台,晒晒背,喝上一支藿香正气液、紫苏茶,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又因为藿香正气液,辛散解表,可救急不可长期用,长用容易辛散伤阴伤气,所以寒湿伤脾胃,急就用藿香正气,快速排出身体浊气,恢复中焦运转。缓解之后,要养脾胃可以用香砂六君健脾和胃祛湿。

如果脾虚及肾,待水湿得去之后,再行桂附慢慢调理。这才是治病的次序。

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jiaoqia.com/jqb/1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