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41081.html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逢每年公历的10月23-24日,从太阳到达黄经°时,即为“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自霜降始,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冬日渐近。霜的形成,必须地面或地面物体的温度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一定程度。“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此时,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开始落叶。

秋天的夜晚地面上散热很多,当温度骤然下降到0°C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这种白色结晶体就是“霜”。一般来说,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早晚温差更大。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们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天气转冷,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第一次霜,被称为“早霜”或“初霜”,农民们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晚稻脱粒棉翻晒,精收细打妥收藏。”

霜降三候

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一候

豺乃祭兽

剥卦,六四。

《周易·剥卦》爻辞:“剥床以肤,凶。”《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四爻动,卦变晋。互艮为豺为兽。艮覆震为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豺祭兽(《月令》作豺乃祭兽戮禽),豺不祭兽,爪牙不良。”

豺狼开始捕获过冬的猎物,如果这一天豺狼不将捕捉来的野兽来祭天,那么人世间就可能出现“爪牙不良”的现象,那些打手等就会非常残暴。

▌二候

草木黄落

剥卦,六五。

《周易·剥卦》爻辞:“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互卦坤为黄。五爻动,艮变为巽。巽为草木,为陨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逸周书》曰:“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

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这也是一个物相与质象同步产生的现象。

▌三候

蛰虫咸俯

剥卦,上九。

《周易·剥卦》爻辞:“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上爻动,艮变为坤,坤为隐伏,故曰蛰虫。坤众,故曰咸。坤下,故曰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咸,皆也;俯,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

霜降的民俗文化

▌送芋鬼

霜降天气渐冷,霜打万物,意味着秋天很快就要结束,即将迎来寒冷的冬季,因此人们非常重视霜降节气,很多地区在此期间都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生活安康幸福。

山东烟台等地,人们在霜降日当天都要去西郊迎霜;而在广东高明一带,在霜降前有“送芋鬼”的风俗。霜降时节,村民们会聚集起来,用瓦片垒成一个梵塔,然后点燃堆在塔里面的干柴,柴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大火将瓦片烧至通红时,人们推倒梵塔,然后将芋放置在烧透的瓦片下,称为“打芋煲”,待芋被烤熟后,便将瓦片都丢至村外,即称之为“送芋鬼”。

百姓们以这种朴素的方式,利用大火辟凶祈祥,表现了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纯朴的趋吉避凶观念。

▌吃柿子

每到金秋十月,红红的柿子缀满枝头,使人馋涎欲滴。柿子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具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等滋补功效。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人们都会在霜降时节买一些红柿子吃。

人们认为吃柿子不仅可以帮助御寒保暖,还有补筋骨的效用,是特别好的时令食品。而在泉州的一些地区,人们认为在霜降时吃丁柿,就不会再流鼻涕了。还有些地方认为,霜降当日要吃杮子,否则嘴唇在整个冬季都会开裂。而在农村,人们都会在这个时候,爬上一棵棵挂满红柿子的大树,摘一些新鲜甜美的柿子来吃。

新鲜的柿子可以加工成很多品类,比如柿子饼、柿子脯、柿子粉、柿子霜、柿子茶、冻柿子等,还可以酿造成柿酒、柿醋等,吃法多种多样。

柿子虽然既美味又营养丰富,但是属于凉性的食物,而且含有大量的丹宁和角质以及一些具有收敛作用的物质,碱性非常强,因此在空腹时千万不要吃过多的柿子。否则柿子里所含的大量碱类物质会与胃酸发生“秘结”而形成石头。

如果吃多了,结成一个大石头,就无法经过十二指肠球部排送到肠管里面再排出体外,会使人特别难受,可能就需动手术将胃壁剖开才能将其取出,到时就得不偿失了。当然,如果一不小心秘结形成了石头,也可以使用中药或者西药把结石化解掉。因此,避免食用柿子不当,也就不会引起这种麻烦了。

▌霜降赏红叶

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非常有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深秋山林的美景。霜降来临,枫树、黄栌、柿树等树叶的颜色随着气温的降低,受冷经霜而由绿变红,然后再进入树叶的盛红期,至此也进入了最佳的红叶观赏期,行走在山林间,秋色映入眼帘,令人赏心悦目,山林中纯净的气息沁人心脾。家人朋友在节假日休息时结伴出游,一起登山远眺,欣赏漫山遍野的红叶美景,既亲近了大自然,又锻炼了身体、放松了心情。

▌霜降嫁娶

《夏小正》曰:“二月,冠子嫁女娶妻之时。”在周朝的制度当中,仲春之月,男女以成婚礼,即“仲春阴阳交,以成婚礼,顺天时也”。此外,霜降以后在古代也是一个嫁姑娘的好时节。其中的原理,跟阴气旺盛有关——女性属阴,所以“阴盛宜嫁也”,这样才能给男方带来多子多孙的结果。在古代是根据男阳女阴的原理来选择婚嫁的最佳时机。

明朝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仲春建卯之月,阴阳交会,行婚礼顺天时也。奔,谓先时未具六礼,过此则失时也,故亦许其成婚。”仲春阴阳交会之时成婚礼,顺应天时。《白虎通》曰:“嫁娶以春者何?春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诗云:‘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通典·礼十九》:“议曰:按郑玄嫁娶必以仲春之月。(玄之所据周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王肃以为秋冬嫁娶之时也,仲春期尽之时矣。(肃据《诗》云‘三星在天’。三星谓参,十月见东方时,可以嫁娶矣。肃言三时务业,因向休息而合婚姻。)孙卿云:‘霜降迎女,冰泮杀止。’(且霜降而妇功成,于时迎女。

董仲舒书曰:‘圣人以男女当天地之阴阳。天之道,向秋冬而阴气来,向春夏而阴气去。是故古之人霜降而迎女,冰泮而杀止,与阴俱近,与阳俱远。《诗》云:‘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也。’将音七羊反。)《孔子家语》云:‘群生闭藏于阴而育之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女。穷天数,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桑起,婚礼杀于此焉。’又云:‘冬合男女,春班爵位,皆谓顺也。’”

▌霜降进补

秋天既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霜降这一天,在闽南、台湾一带都会讲究进补,类似于北方的“贴秋膘”。“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一句民间谚语充分地表达出了闽台地区的人们对霜降节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节气,闽台地区的鸭子等都会大卖,采购的人群非常火爆,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山东农谚中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秋后萝卜赛人参。”萝卜是百姓家中的常备菜,也是秋冬季节的看家菜之一。吃法多种多样,生吃、炖着吃、炒着吃,还能做成药膳以调理身体。

在台南地区,人们在霜降时节喜吃白柚。霜降节气是台湾南部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麻豆白柚具有退热及降低血压的功效。而在高雄和屏东东港等地则有硼串和目贼等鱼类,龙虾则出产于北部的淡水出海口一带,这些都是霜降节期间的滋补佳品。

霜降道家导引坐功图势

霜降九月中坐功图

运:主阳明五气。

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

坐功:每日丑、寅时,平坐,舒两手,攀两足,随用足间力纵而复收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湿痹入腰脚,髀不可曲、腘结痛、腨裂痛、项背腰尻阴股膝髀痛、脐反出、肌肉痿、下肿、便脓血、小腹胀痛、欲小便不得、脏毒、筋寒、脚气、久痔、脱肛。

霜降的正善治养生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意思就是一年的节气全部都补,效果不如在霜降补得好,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重要性。

霜降的物相与质象变化,以冷与寒的加剧为显著特征,而火之热的内隐是其中的关键,因而此时的养生应当注意保暖。要做到早睡早起,等太阳升起才开始运动。

霜降时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每天早晚温差加大,人们除了要适时添加衣服之外,还应格外重视腰腿部位的保暖;寒邪和燥邪易致咳喘、痹证等病发作或加重,宜加强防范;在饮食上宜进补,多吃柿子、栗子、萝卜、梨、洋葱等食物。

霜降时节的养生要点是什么?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道医讲“风、寒、暑、温、燥、火”六大邪气,集中表现在秋季的有燥、风、寒。最典型的秋燥,人容易头晕上火,咽干口燥。比如鼻干症状,就是由于秋冬环境干燥,人体虚热引起。“鼻为肺之窍”,秋天容易肺阴不足,应注重养肺。

在霜降至立冬半个月,人易出现腹胀、不思饮食、失眠、感冒、低烧、喉咙痛、牙痛、皮肤诸证、心脏不适、咳、胸憋闷等多种证状。这些皆是气候反常引起的不良反应,既可以套进现代医学病名录的筐里,也可以通过顺应时令的饮食、睡眠得以缓解,甚至纠正。

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时入霜降,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有的人因脾胃功能过于旺盛,易生胃病。宜平补,多吃梨、苹果、白果、洋葱,少吃冷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胃的保暖。

▌起居养生

霜降时昼夜温差加大,人们须做好保暖工作。除了要适时添加衣服之外,应格外重视腰腿部位的保暖。因为人体腰部支撑着整个上半身,担负着身体一半的重量,它不仅是运动最复杂、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更是负重或运动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霜降时气温下降明显,风、寒、湿邪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而腿部的膝关节也是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之一,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寒腿”就与感受风寒之邪有着密切关系。霜降时因天气日益寒冷,老年人极易患上此病。由于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

老年人随着下肢动脉硬化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血管日益变得狭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当血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使管腔闭塞时,导致供给下肢的血液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当遇寒冷天气时,由于寒冷和潮湿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容易引起膝关节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从而加重病情。因此,霜降后人们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尤其应注意腰腿部的保暖。

霜降节气前后是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的呼吸道疾病发作或加重的时期,因此人们应重视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中老年人晨练时要戴手套,体弱者最好戴上口罩;在气温突降的早晨要稍晚些出门。

▌饮食养生

霜降节气时在饮食上宜进补。民间有谚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强调霜降进补的重要性。中医养生学提出“四季五补”:

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因此,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特别是辛辣火锅、烧烤食物要少吃,以防“上火”;多吃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袖子、柠檬、山楂等。此外,霜降时还适合吃柿子、栗子、萝卜、梨、洋葱等。

有些地方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柿子味甘、涩,性寒,有清热润燥、养肺化痰、止渴生津、软坚、健脾、止血等功效,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咽痛、高血压等病症。因此,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痔疮等病人的理想保健品。

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后的进补佳品。食用栗子可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御寒能力。

到了霜降节气后,萝卜的味道变得鲜美,山东有农谚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萝卜有顺气、宽中、生津、解毒、消积滞、宽胸膈、化痰热、散瘀血之功效,可治疗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咽喉痒痛、痢疾和头痛等,也是霜降时的养生佳品。

▌运动养生

霜降时运动量可适当加大,但在运动前应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损伤关节。在运动前除了要做好常规的准备活动之外,还应加大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必做的准备活动是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及髋关节的运动。比如在打球之前,除了要进行慢跑活动外,跑完后宜重点活动手腕和脚腕,先活动开了再运动。

有些老人在做运动时,经常以半蹲姿势做膝关节左右摇晃动作,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半蹲时髌面压力最大,摇晃则会加重磨损,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霜降时也可练“九月中坐功”以防治腰腿疼,具体方法是:

每日凌晨5-7点时,平坐于地上或床上,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做36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9次。

此功法可防治疗风寒湿痹、腰腿痛等。

霜降·诗词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赋得九月尽(秋字)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霜月

宋·陆游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

惊鸦时绕树,吠犬远随人。

出仕谗销骨,归耕病满身。

世间输坏衲,切莫劝冠巾。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玉八声甘州

宋·柳永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如梦令

清代·黄琬璚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二十四节气霜降#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jiaoqia.com/jqb/1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