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保额,几十年后治病够用吗
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猜猜,年的50万能买到什么东西?学姐找到了一份年2月份,人民日报对于当时房价「猛涨」的讨论:里面提到了: 上海房价高达元/平方 在北京买一套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元 买房对于普通干部来说,犹如从夜空里摘星星 现在听起来简直流口水… 如果我们穿越一下,拿着50万到30年前,足以在上海最贵的地段买一套平方米的房子,或者在北京买8套两居室。 如今在北京或上海的市中心,50万只能买到4~5平方米的厕所——如果能散卖的话。这是我们对通货膨胀最直观的感受。所以当有朋友问到,现在我们买的50万保额,几十年后治病够不够用?学姐第一反应是当然不够!但学姐仔细思考了之后,觉得拿房价来作为线性比较参考意义不大,毕竟:国家已经进入的平稳发展期,往后几十年的通胀速度会大大下降; 房市有泡沫; 保险产品本身就把通胀因素考虑在内了; 我们都无法预估医疗科技的发展速度。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面对通货膨胀,未来到底多少保额才够治病?保费里的通胀因素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年买了50万保额重疾险,有些人在年就派上用场了,有些人可能在年才第一次得大病。单纯从50万保额的角度来看,越早出险肯定「越赚」,越晚出险就「越亏」。毕竟现在50万能享受到市面上最好的治疗方式,到年就未必了。那因此我们会盼着自己赶快生病吗?没人那么傻吧?所以我们买保险,不光考虑未来,也要考虑现在。更何况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就已经把通货膨胀计算在内了。每一款保险产品都有一个预定利率,保险公司在给产品定价时,会根据公司未来对资金运用的收益率进行预测,一般定在3.5%。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一年缴费对应的50万保额,都是以3.5%的贴现率进行计价的。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但不用怕,学姐这样解释你就明白了:将50万以每年3.5%的速度「贬值」,对应计算出每年的真实「购买力」。也就是说,30年后的50万等值于现在的18.44万元,而我们所交的保费,也是按18.44万来计算的。这就是学姐上面所说的,定价之初就已经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了。 到这里肯定有人疑惑:这只能说明我们买50万保额时不吃亏,并没有解决够不够治病的问题啊。 这就得回到我们开头说的,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所以首要考虑的是保额能不能覆盖财务高压期间的大病治疗费用。 我们人生中,财务压力最大的时期也就是30-60岁,期间经历结婚、生子、买房、养老,从壮年到老年,担负着养育一家人的重任,「病不起」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考虑这段时间的保障是否充足,比考虑70岁以后的疾病治疗费用更重要。 大病治疗费用 从居民消费价值指数(CPI)来看,过去10年的通胀率大概是2%~3%,通俗一点说,就是元在过去10年时间里每年贬值2-3元。 中国居民消费者指数变化 但这几年医疗成本的增加好像比CPI更迅猛,看病难看病贵的新闻屡见不鲜。 学姐翻到韦莱韬悦(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在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趋势调查报告》,里面提到全球范围内医疗涨幅将达到7.6%,而中国这一数字是10.7%。 比国内的通胀水平高出3倍,非常惊人。 学姐也查到医院的医疗费用数据,进ICU的病患人均花费是元。30年过去后,今天每位患者在ICU平均花费达到10万元以上。香港汇丰银行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jiaoqia.com/zyjqb/11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50万保额,30年后还够治大病吗
- 下一篇文章: 癌症女孩ldquo保险给了我足够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