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740834.html

[写在前面的话]

我观察过,其实绝大多数人上课或开会记的笔记都-是-乱-的。不信你翻翻自己的笔记本。

过一段时间回过头去复习,看着断断续续的潦草笔迹,可能想不起什么,大大影响学习质量。

很多学生再过几个月都要在美国开始新的校园生活,不妨试着练习一下下面这些美国最流行的记笔记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大家受益。

知乎上曾有人发问,“持续每天看知乎8小时是不是一年之后就能知识丰富、思维清晰?”大家踊跃回答,而且答案出奇地一致:看知乎8小时不行,如果是坚持写知乎答案8小时倒是有可能知识丰富、思维清晰。光靠被动地接收信息而不去主动地吸收信息,那知识、能力、思维都统统与你无关。这就是思考与不思考的区别。

光听课不记笔记,或者只是机械地记笔记,也是一种不思考的走马观花。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属于记忆力一般的平凡人,所以往往那些我们以为当时听懂了的内容,如果没有落实到笔记上,其实大部分会很快被忘记。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仔细分析,有条理有逻辑地记录下来,课后再根据笔记进行复习,实际上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我想我们很多人都听老师、家长、周围的朋友说过这样一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讲的也是记笔记的重要性。

今天,我就介绍五种最常用的记笔记方法,每种都各有适用的情境,供大家参考选择。

康奈尔笔记法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康奈尔笔记法。这种笔记法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康奈尔大学教育学教授WalterPauk首创的,详细的操作方法被写入了教授的一本畅销书HowtoStudyinCollege。后来这种笔记法被美国中学生和大学生广泛使用,简称为康奈尔笔记法。

如何使用:

1.首先把页面分为两列,较窄的一列置于左端,较宽的一列置于右端。一般来说,右列是左列的两倍宽。然后在整个页面的最下面留出大概5、6行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一共划出了三个空间。

2.记笔记时,在左端较窄的列里记录关键词或者相关的问题,起到帮助掌握大框架的提示作用;在右端较宽的列里记录与关键词或问题相对应的内容,要尽量简洁明晰;最下端的空白处不需要在课堂听讲时使用,而是在听完课程后的24小时之内完成,主要用于根据笔记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记忆和理解。

3.在记录笔记时,如果关键词或问题不明确,可以先记录右端的内容,然后在整理笔记时归纳对应的关键词或问题。

4.在复习时,把右端的列遮挡起来,仅根据左端列里的关键词和问题来进行回忆,试着复述出全部内容。

举例:下面的例子是物理学中物体三种形态的笔记,左端记录的是三个关键词“固体”、“液体”和“气体”,右端则对应地记录下这三种形态的特点,最下端应该在课后插入一段简短的总结。

优点:帮助学生有条理、有系统地记录并复习笔记;简单明晰的架构便于提炼出主要概念和观点;省时省力。

缺点:空间分配有时与内容不匹配

何时使用:任何课程类别

提纲笔记法

提纲笔记法是我们中国学生比较常用的,主要是通过“缩进”来实现信息分级的,同时也可以使用数字、字母等作为辅助来区分各项内容的上下级关系。比较类似我们在写论文时使用Word编辑的文档。

如何使用:

1.把最笼统的分级从页面的最左边写起,然后根据分级依次缩进,同时可使用数字(如一,(一),1,(1),1)或字母(如A,(A),a,(a))等辅助分级。

2.运用下划线等来标记笔记中的重点内容或关键词,帮助记忆。

举例:

下面使用提纲笔记法记录的是如何进行一场好的演讲。置于最左边的最高级是“肢体语言”,在这一大类别下的四个小类别稍微向右缩进,分别是“动作”、“表情”、“手势”和“姿势”,然后在这四个小类别下的具体描述则再向右继续缩进。比如在“表情”下面有两个更小的描述:微笑,放松并友好。

优点:非常有条理,内容和架构一目了然;减少课后整理笔记的时间;便于复习使用。

缺点:需要事先对课程内容的架构有所了解;没有留出足够空间进行内容补充;如果教师讲课速度过快,很难完整记录下来。

何时使用:课程内容架构非常清晰的情况;课程进度不太快,有时间思考笔记的架构。多适用于理科课程,如数学、物理等科目。

导图笔记法

与其它笔记法不同,导图笔记法不是常规的线性的,而是以图形方式发散开的。一般是从某一个问题或想法作为起点,然后不断地发散出去。

如何使用:

1.以某一个问题、概念或想法作为导图的起点,然后逐步将支撑观点补充完整。

2.每一个由原始问题、概念或想法发散出来的观点都可以作为下一个发散内容的起点。

3.最好在课后做进一步的笔记整理。

举例:

与提纲笔记法举例中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形式却很不一样。以“肢体语言”作为最原始的出发点,然后发散出四个小分类“动作”、“表情”、“手势”和“姿势”,四个小分类之后再继续发散出各自的详细说明。

优点:使笔记的内容更为形象化;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便于进行后期整理和编辑。

缺点:如果内容较多较复杂,笔记会显得杂乱;复习时需要重新理清思路,较浪费时间。

何时使用:适合对课程内容不了解的情况,或者进行头脑风暴时记录大家的观点,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将导图笔记里的内容整理成条理更清楚的形式。

图表笔记法

将笔记的整个页面分成多个纵列,每个列有各自的类别。

如何使用:

1.先找出课程内容涵盖的大部分类别,然后划出相应的纵列。

2.在纵列中填入各自对应的信息。

举例:

下面是以历史课为例的,共分为“时代”、“重要人物”、“事件”、“意义”四个类别,然后依次记录下对应的历史细节。比如,时代是-45年,重要人物是罗斯福总统,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意义是美国加入到战局中。

优点:对课程内容中涉及的数据等细节一网打尽,清楚明晰;便于查找和复习;减少记笔记的时间和精力。

缺点:不能体现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何时使用:适合包含大量数据和事实信息的课程,比如历史科目。

字句笔记法

字句笔记法其实就是把教师讲课的内容进行缩写,比较适合对内容不太了解的情况。

如何使用:

1.按照授课顺序依次记录下课程内容。

2.尽可能多地使用缩写和简写。

3.清楚记录下课程内容所对应的教材出处。

4.课后务必对笔记进行分析整理。

举例:

在下面的例子中,教师的语句是完整的,并使用了关联词来过渡,但学生在笔记中只需要摘出最重要的词语,并尽可能多地用缩写来替代完整单词和语句。

教师:Arevolutionisanyoccurrencethataffectsotheraspectsoflife,suchaseconomiclife,sociallife,andsoforth.Thereforerevolutionscausechange.(Seepage29to30inyourtextaboutthis.)

学生笔记:Revolution-occurrencethataffectsotheraspectsoflife:e.g.,econ.,socl.,etc.C.f.text,pp.29-30

优点:能记录下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便于课后查找相关资料。

缺点:逻辑关系不清楚,需要大量时间在课后重新编辑、理清思路。

何时使用:对课程内容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用字句笔记法先尽可能多地先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后进行编辑整理。

fel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jiaoqia.com/zjqyg/1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