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偏方九个治疗头痛有效偏方
↑点击上方“爱上农村”免费订阅 头痛系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指整个或局部头部的疼痛感觉。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患中。以外感风邪所致者居多,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头痛者多因肝、脾、肾三脏的病变以及气血失调所致,风热头痛多为头中烘热胀痛,甚则胀痛如裂;风寒头痛多为形寒头胀,头痛牵及后颈板滞;风湿头痛多为头痛如裹,上犯巅顶。内因所致的肝阳头痛多偏痛在两侧,头晕明显;寒滞头痛多偏在巅顶,痛时脑户觉冷,畏风;气虚头痛多为疼痛绵绵,劳累则甚;血虚头痛多兼有眩晕、心悸痰浊头痛多为头痛昏蒙,胸膈胀闷,呕恶痰涎;肾虚头痛多为痛如针刺,痛处不移,得寒温而不解。 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15~20粒 发作时服;头痛间歇期每次口服8粒,1日2次;有发作先兆时口服10粒。 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医杂志 萝冰散 红皮白心萝卜1只,冰片末少许。 将红皮白心萝卜削如手指头大小,用竹针在萝卜上端刺一小孔,孔内放冰片末少许。右侧头痛塞右鼻孔,左侧头痛塞左鼻孔,吸气3分钟。 剧烈头痛。 《祖传秘方大全》 熏脑灵 辛夷30g,荆子30g,二花30g,川芎30g,士茯苓30g,防风30g,细茶叶30g 上药每日1剂,加水煎服,每日2次。 雷头风。症见血气热重头炸痛如破,甚至在痛处起疙瘩,服别药无效,应服此药。 《祖传秘方大全》 头痛宁汤 当归、川芎、红花、天麻、白蒺藜、制乳没各10g,蜈蚣2条全蝎、细辛各3g,黄芪20g 每日1剂,水煎服。20天为1疗程,停药后仍痛者隔1周再服。服药期间不并用他药。 血管神经性头痛。 《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 头痛嘀鼻散 白芷10g,冰片1g 先将白芷研细末,再将冰片研细和匀,再研至极细末为度,瓷瓶收贮备用。每用少许嘀鼻,左痛嘀左鼻,右痛嘧右鼻,或和棉球蘸药粉少许塞鼻孔亦可,每日2~3次。有鼻炎者忌用。 偏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发作。 《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首》 白镇痛汤 白菊花10~30g,白芍10~30g,白芷10-30g,白芥子18g,白附子3~10g,白僵蚕3~10g,白蒺藜6~18g,白术24g,葱白1~5茎葛根10~30g,制乳没各3~15g,甘草6~12g, 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 各类头痛。 河南中医 蝉葛芎芍汤 蝉衣、葛根、川芎、白芍、白芷各15g,细辛3g,甘草6g 日1剂,水煎服。受风寒诱发者加桂枝6g 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立愈汤 何首乌9g,土茯苓30g,天麻6g,当归9g,防风6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一切头痛,不拘正痛,或左或右偏痛皆效。 河北中医 桑没定痛汤 桑叶25g,没药、黄芩、川羌、川芎、白菊、防风各15g,半夏10g,枳实7.5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6剂为1疗程。可随症加减 风热头痛。 黑龙江中医 头痛丸 黄芪、当归、川芎、地龙各30g,细辛15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服1~2丸,痛重时可服3丸,日服2~3次,白开水或黄酒送服。汤剂:黄芪30g,川芎15g,当归、地龙各10g,细辛6g,每日1剂水煎服。一般只用丸剂,在头痛剧烈时,汤、丸并用,症缓时改用丸剂。 内伤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肌紧张性头痛等)。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头风散 白芷75g,川芎、制川鸟、生甘草、天麻各30g 共为细末,若肝火盛者用龙胆泻肝汤加石决明30g,前汤选服,无明显兼症者以细茶1撮,薄荷1.5g,泡水送服。1月为1疗程。 肌紧张性头痛。慢性持续性额、颞、枕部束箍样疼痛并与精神紧张有关,各项检查无特殊发现者。 中医杂志 清肝和解汤 银柴胡、炒黄琴、制半夏、制香附各10g,荆芥、防风各6g,夏枯草12g,甘草3g 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疼痛剧烈者加川芎、白芷、郁金呕吐者加竹茹。 眉棱骨痛。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颅痛饮 生白芍20g,钩藤、川芎各30g,细辛15-18g,生石决明50g(先煎)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重症可加服半剂,每8小时服次 血管性头痛 上海中医药杂志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小提示:上述偏方由国医偏方网提供,内容源于互联网和出版刊物。中药类偏方使用前请遵医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jiaoqia.com/jqbqsm/15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通知上海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