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有一味与众不同的药物-阿奇霉素,它具有抗菌谱广、对胃肠道刺激小、口服吸收快等特点,最近几年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中非常火,成人、儿童都在用,似乎真的是“名如其人”,为神奇之药,那么究竟它神奇在何处?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特殊之处?除了神奇之处它还有哪些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笔者参考文献为同仁们一一道来。1阿奇霉素的药物作用特点

我们知道阿奇霉素在同类药品中是一种抗菌活性比较强的药物,那么为什么它的抗菌活性强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阿奇霉素的药物作用特点:

1.阿奇霉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红霉素的2~8倍(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比红霉素略差),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的最强者。

它是唯一的15圆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在体内的分布特点是血药浓度较低,组织浓度高,据研究阿奇霉素的组织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出10~倍,炎症部位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达6倍以上,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很高,而正是前者能将阿奇红霉素转运至炎症部位,进而发挥抗菌活性并促进吞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理吞噬作用。

2.阿奇霉素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37%,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形经胆道排出,给药后72小时内约4.5%以原形经尿排出,单剂口服0.5g后,达峰时间为2.5~2.6小时,血药峰浓度为0.4~0.45mg/L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35~48小时,服用阿奇霉素3-5天后,乃至第12天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内仍能测到一定浓度,10天后血清内仍有0.3-0.6μg/L。

本品与同类药物及其他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相比,无论口服或静脉滴注半衰期均较长,所以该药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通俗地说就是停药后,该药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阿奇霉素的给药特点

1.口服给药:一日一次,吃3停4。

因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口服制剂应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正因为阿奇霉素半衰期长,具有较强抗菌素后效应,所以阿奇霉素的口服给药特点也就与众不同。

短期服药:对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球奈瑟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1.0g;对一般感染,一日一次,一次0.25g,连服5日,患者依从性高。

温馨提示:阿奇霉素口服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中耳炎或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口服剂量为10mg/kg,每日1次,连续用药3天;阿奇霉素口服制剂也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咽炎或扁桃体炎:口服剂量12mg/kg,每日1次,连续用药5天。

长期服药:因为阿奇霉素的半衰期长达60小时以上,连续服用会导致体内的阿奇霉素药量超标。药物超标容易导致副作用发生的几率提高,因此对于有些是需要较长时间服用的,建议采用“吃3天停4天,再吃3天”的用法。

这样用药最大的好处是,既能保证药物疗效,又能减少服药量,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虽然从表面上看吃药3天后就不再吃了,但实际上在停药后,由于阿奇霉素的抗菌素后效应,阿奇霉素依然能在体内持续作用3~4天。

2.注射给药:高浓度高滴速,低浓度低滴速

注射给药首先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mg/ml溶液,再加入ml或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配制成1-2mg/ml的静脉滴注液。

临床上为了减少静脉炎、胃肠道反应及避免急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注射给药时主张高浓度高滴速,低浓度低滴速,静脉滴注时每mg本药静脉滴注时间不宜少于60分钟,药液浓度为1mg/ml时滴注时间应为3小时,浓度为2mg/ml时滴注时间应为1小时,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mg/ml。

3阿奇霉素配伍禁忌

临床使用阿奇霉素的时候,除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还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使用阿奇霉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所有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有QT间期延长、心室颤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当患者处于促心律失常状态,例如未纠正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时,不能使用,而复方甘草片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在体内水解成甘草次酸,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引起钾的流失,临床中可能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低血钾,所以阿奇霉素和复方甘草片,二者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不主张同时使用。必须合用时当应注意观察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适当补充钾剂,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2.阿奇霉素和辛伐他汀二者合用,易引起肝坏死。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由肝药酶CYP3A4代谢,是CYP3A4酶底物,而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为CYP3A4抑制剂,两者合用发生相互作用,使他汀类药物血浆浓度上升,可能引起急性肝坏死。建议当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合用时,必须控制辛伐他汀的日剂量在20mg以内并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

3.阿奇霉素与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一样,可以导致肌无力症状的加剧,所以要尽量避免和这些药物同时应用。

4.阿奇霉素在人体内作用的时间较长,停药3天内不宜饮酒,酒精会加速人体内的酶促反应,使人体肝脏内的酶大量增加,可能增大药物的副作用,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腹泻、呕吐、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5.抗酸药可降低阿奇霉素的最高血药浓度,最好在服用期间和用药间隔时避免使用。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应在抗酸药服用前1小时或服用后2小时使用阿奇霉素。

6.理化配伍禁忌:药品说明书中阿奇霉素不宜与其他静脉内输注物、添加剂、药物配伍,也不能同时在同一条静脉通路中滴注。

附表:国内文献报道的与阿奇霉素有明确配伍禁忌的药物

4阿奇霉素的禁忌症和副作用

虽然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程度轻、发生率低。但是,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也可致严重、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事实上伴随二十多年的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的缺点逐渐显露:

1.哺乳期妇女10天内暂停哺乳。

临床研究表明:在母乳喂养期间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螺旋霉素)会增加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风险。阿奇霉素药品说明书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阿奇霉素半衰期长(35~48小时),因此建议:用药期间(一般感染用药时间为3天)及停药后7天内暂停哺乳。

2.重症无力者尽量避免使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氧氟沙星)及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均可以导致肌无力症状的加剧,以至诱发危象的发生。温馨提示:阿奇霉素可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或诱发新的症状,重症肌无力患者尽量避免使用阿奇霉素!

3.阿奇霉素有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坏死以及肝衰竭的报道,其中某些病例可能致死。当与其它有肝损害作用的药物合用,应注意观察肝炎症状和体征。

4.阿奇霉素可引起心室复极化和QT间期延长。

如果与其它已知可延长QT间期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用时,有发生心律失常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年3月12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布警告说,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阿奇霉素有引发心脏病的风险,特别提醒心脏病患者谨慎使用。

5、有报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损害患者的听力。

有些患者服用阿奇霉素后曾出现听力损害包括听力丧失、耳鸣和/或耳聋。据调查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与患者持续大剂量使用该品有关,通过对这些患者的随诊,发现大多数患者的听力可恢复。

参考资料:

[1]雷美生.浅谈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其抗生素后效应[J].北方药学,,9(08):80

[2]姜志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J].包头医学,,33(01):30-31

[3]那开宪.警惕阿奇霉素应用的心脏副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5(10):6

[4]贠晓青,冶洪,曹青文,李成建.阿奇霉素的配伍禁忌文献概述[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2(03):-

[5]张俊,王春婷,纪立伟,梁雁,杜晓曦.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报告[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9(03):42-46

本文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仅剩最后三位名额,抓紧时间报名!!!

培训内容

七大课程内容(详细请参考下列)

1、液针刀中医微创治疗颈肩腰腿疼新进展,提供完善规范化治疗方案,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配合临床病例操作,让您亲眼见证液针刀疗法立竿见影的疗效!

2、液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治疗思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

3、重点讲授常见疾病的解剖体表定位,彻底掌握进针点深层结构,让学员胸有成竹的在穴位上操作。不管您是搞针灸或各种微创医学的医务人员,让您庖丁解牛般的熟练运用针灸及针刀临床治疗。

4、传授三氧绿色疗法在疼痛科、皮肤科、内科、妇科、男科的最新应用。三氧绿色疗法主治;颈肩腰腿疼、顽固性皮肤病、青春痘、胃肠炎、顽固性妇科病(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等)、男科病(前列腺炎、阳痿、性功能障碍等)、感冒、支气管炎、脚气、手癣、顽固性湿疹等各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5、现场演示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长短腿、颈椎病、骨盆倾斜等。现场演示液针刀治疗颈椎病、富贵包,见证神奇疗效!

6、中医火针特色疗法:主要传授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治病机理、进针方法、独特的针刺技巧,火针治疗颈肩腰腿疼、美容祛痣祛斑、四肢关节寒痹疼痛、带状疱疹、痛经、闭经、乳腺炎等顽症。

7、传授八髎穴独家火针技巧:独特的进针手法、独特的进针技巧,让您耳目一新,茅塞顿开!主治:女性慢性盆腔炎、宫冷不孕、夜尿频多、子宫肌瘤、痛经、闭经、卵巢囊肿等。男性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等。

二、上课地址和上课时间:

上课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nlzdui.com/czjq/11926.html